服刑假釋人員之我的社區矯正故事
概述:服刑假釋人員之我的社區矯正故事。微信/電話:13489-888-1O3假釋矯正故事是每個服刑人員都要的重點檢查項目,要根據親身經歷,新路歷程。融入個人反思,思想升級,實踐啟迪。當天一對一指導,從此不再擔心
本信息已過期,發布者可在"已發商機"里點擊"重發"。
服刑假釋人員之我的社區矯正故事。微信/電話:13489-888-1O3假釋矯正故事是每個服刑人員都要的重點檢查項目,要根據親身經歷,新路歷程。融入個人反思,思想升級,實踐啟迪。當天一對一指導,從此不再擔心。
近年來,長春市二道區東站司法所對“特殊人群”管理工作很有心得。目前在矯人員20名,今年新入矯14人,解除19人,沒有脫管、漏管、重新犯罪現象發生。接收、管理、教育、解矯各個環節有條不紊、規范有序。
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,東站司法所認真制定矯正人員檔案,成立矯正小組,確定監護人,針對不同的矯正對象分類管理,落實“日定位、周聽聲、月見面”,通過電話聯系、家庭走訪等方式,真正了解社矯人員的生活工作情況,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,并根據情況的變化制定個性化矯正方案,做到對癥施治、暖心矯正。2017年1月,未滿18歲的尹某因聚眾斗毆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1個月,緩刑3年,后到東站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。尹某父母年邁,身體都不好,還有一個自幼患腦癱、不能自理的大哥,每月僅依靠母親2000元的退休工資過活,生活十分困難。由于大哥患病,尹某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,成長過程中對他也很是溺愛,對于尹某所犯的錯誤,老兩口痛心疾首,尹某也對自己的行為懊悔不已。
針對尹某的情況,所長羅頌覺得這個孩子并不是無藥可救,主要是缺乏法律意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。他與工作人員一起,為尹某制定了個性化矯正方案:每周到所報到兩次,學習法律知識,學習之后要寫學習筆記、思想匯報;司法所每月都會與尹某父母進行電話溝通,或直接到家里做家訪,從側面了解尹某的思想動向;尹某必須參加司法所每月組織的教育學習與社區服務,完成兩個“8小時”;羅頌還叮囑尹某自己在家要多看一些法治節目、社會新聞或者法律書籍,提高自己的法律素養,改變原來不良的思維方式。在羅頌與工作人員的耐心引導下,尹某從回避抗拒到積極配合,已與原來判若兩人。
2017年8月8日,尹某將一面印有“執法公正嚴明、育人細致體貼”的錦旗送到羅頌手上,激動地說:“感謝羅所長和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教育。在我最迷茫、最無助的時候,你們沒有放棄我,以后我一定好好照顧父母和哥哥,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。”羅頌看著這個和自己一般高的孩子已然能夠挑起家里的重擔,心里欣慰極了。
服刑假釋人員之我的社區矯正故事
多年來,東站司法所不僅重視對“特殊人群”的管理,還根據區域特點,建立了長春市首家“退役軍人法律援助站”,為復員、轉業、現役軍人及家屬提供法律援助;構建“律師進社區”服務平臺,每月安排律師為居民進行專題講座;設立“123”應急服務通道,為轄區企業進行“法律體檢”……東站司法所用實際行動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,為推動二道區全面振興、全方位振興貢獻力量。


- a103103發布的信息
- 服刑假釋人員的在矯故事咋寫
- 服刑假釋人員的在矯故事咋寫。微信/電話:13489-888-1O3假釋矯正故事是每個服刑人員都要的重點檢查項目,要根據親身經歷,新路歷程。融入個人反思,思想升級,實踐啟迪。當天一對一指導,從此不再擔心。...
- 服刑人的在矯故事咋寫找我沒問題
- 服刑人的在矯故事咋寫找我沒問題。微信/電話:13489-888-1O3假釋矯正故事是每個服刑人員都要的重點檢查項目,要根據親身經歷,新路歷程。融入個人反思,思想升級,實踐啟迪。當天一對一指導,從此不再擔心...
- 假釋服刑的社區矯正故事怎么寫不再擔心
- 假釋服刑的社區矯正故事怎么寫。微信/電話:13489-888-1O3假釋矯正故事是每個服刑人員都要的重點檢查項目,要根據親身經歷,新路歷程。融入個人反思,思想升級,實踐啟迪。當天一對一指導,從此不再擔心。...